北起朝阳路,南至京通快速路,北京朝阳区管庄东方建材批发市场5月正式关闭。已有18年历史,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这里曾是北京东部最大的建材批发市场。
5月22日,在东方建材批发市场,“瓷砖洁具”“五金家电”等大广告牌依然高挂。但市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开到朝阳路门口,而是“铁将军关门”。透过铁门,可以看到所有的店铺都关门了,卷帘门紧闭,一片萧条。
“市场关门了,买建材去别处。”一位商家提醒。她指着墙上贴的《退租通知》。“半个月前我就陆续搬出去了,现在一个人都没有了。”
资料显示,管庄东方建材批发市场成立于2001年,主要经营建材、装饰材料、家具、百货、五金交电、日用品、钢材、木材、化工产品。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营业面积18000平方米。
短短半个月,市场已经完成了撤退。然而,仍然有一些商户站在空荡荡的店铺门口,老王就是其中之一。
“大约20年前,当市场建立时,我就在这里,做木材生意。”阳光明媚,老王坐在树荫下和记者聊天。由于多年的经营,他积累了很多老客户。我担心会有顾客来找他,所以一直在店门口守着。
20年前,老王来到管庄时,这里已经是北京东部有名的建材集散地。市场位于东五环外,地租低,毗邻朝阳路、建国路等交通干线,交通极为便利。据他估计,仅该市场就有2000多家商户,许多大型批发商向何世礼、玉泉营等建材城供货。
东方建材批发市场一街之隔就是朝阳路北侧的官庄刨花板市场。“这个市场开放得更早,是在1992年。以前荒废了,后来翻修了,里面的商户也升级了。”他回忆道。现在刨花板市场的经营范围主要是灯具,五金,各种品牌建材。
2019年4月底,东方建材批发市场贴出停业通知,要求商户半个月内完成搬迁。老王说,大型商户都在找新店。“有去何世礼和王四营的,也有去燕郊的。规模小的话就直接卖了,不干了。”
对于市场的撤退,很多商家其实心里都有准备。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管庄从偏远的东郊变成了通往副中心的走廊区域,疏解产业、提升环境势在必行。
建材批发市场给附近市民带来了便利,也为北京的家装市场做出了贡献。但不容忽视的是,批发市场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2016年2月深夜,市场3号馆商户存放的木板、保温材料、油漆桶起火,48辆消防车到场处置。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交通拥堵是市场带来的另一大负面影响。一位交通协管员说,建材市场9点开门,送货车会提前一个小时在门口排队。“路边停三排,对早高峰影响很大。撤并后,朝阳路的交通状况肯定会有很大改善。”协调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