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增加销量”、“一站式增加重量”和“简单人性化操作”.这些诱人的广告词,来自于刷单平台,指向一个大生意:拼多多刷单。
在各自的官网上,这些计费平台都是公开宣传的,他们把拼多多的计费变成了简单易操作、有效、受欢迎,最重要的是几乎没有监管风险的好业务。
其中,“拼多多超人气互动平台”多家商家宣称“专注拼多多”,拥有超过25万“买家”;“重在促销”的大多突出“信誉第一”,买家超过32万;“专业销售平台”Taobao.com甚至将订单数量直接放在官网首页。截至目前,累计销量已超过800万单。据百度排名靠前的刷单平台统计,“专业买家”数量已超过百万,累计单量数千万。
通过在多个刷单平台上注册、领取、完成任务,PingWest的品玩分析师发现,为拼多多刷单简单、高效、低成本、安全,具备了管道分发、大规模刷单的条件。围绕拼多多这种以简单廉价为特点迅速获得下沉市场的电商平台,刷单行业可以说实现了自身的“下沉”升级。在专业的刷单行业,由于简单、便宜、安全,转战拼多多已经成为“行业趋势”,很多刷单平台都将“聚焦拼多多”作为宣传重点之一。
2019年3月8日,拼多多公开澄清“虚假发货可免流量罚款”和“鼓励计费”的谣言。然而,在如此专业和火热的计费背景下,拼多多的监管能力和计费意愿,以及其GMV增长率,都需要认真考察。
在官网拼多多的商家社区,上述小广告随处可见。通过百度搜索,你很容易就能找到10多个自称为拼多多专业的平台。在“品多多的超人气互动平台”多多客()上,PingWest的品玩分析师花了一分钟注册了一个账号,进入“任务大厅”。
“任务大厅”页面和机场的大屏幕一样,实时更新商家预订的刷机任务,主要分为扫描二维码和搜索关键词两种方式。
所谓“刷单”,下单和付款都是真实的,为了增加目标产品的线上销量;当然,快件是假的,但是要留下完整的物流记录。
扫描二维码是最简单的。点击“获取任务”,页面会出现一个二维码;用拼多多APP扫描二维码,然后直接进入目标商品页面,购买并支付。
搜索关键词相对复杂。点击“获取任务”,页面上会出现商家名称和一个关键词;在拼多多APP上搜索关键词,找到目标商品,然后下单付款。
其实搜索关键词并不难。——拼多多商家提供的关键词是商品的具体名称,一搜索立刻精准命中目标。
“夏季圆领中老年冰丝t恤男士薄款宽松半袖大码真丝t恤给爸爸”,这30个字的“关键词”,是PingWest品玩分析师接到的任务指令。搜索结果直接显示目标店铺的商品。
“网购的时候,谁会用这么长的关键词来搜索?”在线交流中,一位资深刷手向分析师普及常识。如果对电商平台严格把关,系统可以立即识别出异常。
资深刷手介绍,刷这一行,以前复杂多了。比如关键词搜索以前只给“中老年男装”“冰丝t恤”;在任务页面上,除了商品主图和价格明确外,店铺和商品名称都有编码。
“刷单就像演戏,还得耍花招。”资深刷手告诉PingWest的产品玩法分析师,这些障碍都是故意设置的,所以刷手接单后,一开始不知道该刷哪个产品,要去寻找和比较,就像普通人购物一样。
之所以这么复杂,是因为账单的细节要求接近正常的消费习惯,以逃避监管。你甚至会要求刷手“假聊”,也就是像普通消费者一样,向网店客服询问一些商品细节,比如服装尺码是否过大或过小。
“拼多多的单子最好刷”,一位专业刷手说。“你甚至不需要假聊天。你怎么看?”
手工支付后,进入刷单第二步,复制订单号和收据信息,在刷单平台任务页面输入并提交。
这个动作的目的是让商家能够识别出哪个账单属于哪个账单,从而继续后续的操作。危险在于,一个批量买家复制一个商品的订单号,可能会被电商平台判定为异常现象。然而,拼多多商家对此几乎毫无顾忌。
比如一个拼多多商家,其产品玩法分析师PingWest刷单,5天后一口气在拼多多商家上发布了120多条刷单任务。
不送货但有物流信息的快递服务产品,业内称为“空包”。每个计费平台都有匹配或合作的空包网站。商家可以从十几家快递公司的列表中选择一家,输入收货信息购买,然后就可以匹配到一个物流号。
购买的物流号在拼多多商家后台录入后就可以“发货”了。虽然没有真正发货,但是物流不断流转,解析每个节点,终于有了送货上门的快递小哥的联系方式。买回来的空包的号码也可以在相关快递公司的网站上找到物流追踪。
ping West product play分析师打印的订单,一天后会显示收货已确认。该订单物流编号的前七位显示为B001034。当然,我实际上并没有收到任何包裹。
“业内人士都知道这个号是空包”,一位专业刷手告诉PingWest品玩。“只要电商平台想查,都能查到。”
很多商家完成这一单刷单任务不超过两分钟,一共三步。前两步用手刷操作。在任务大厅里,数百个商家发布的数千个刷机任务实时更新,背后是数十万专业刷机熟练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刷单平台还会突出自己的“7*16小时客服在线一小时技术支持”.
空包物流显示“签收”时,刷手即可“确认收货”。商家再次确认后,你就进入了账单提取的最后一步,3354取现。
商家在刷手平台发布任务,要先交钱,一部分会用来返还刷手的实际购买款,另一部分是刷手和刷手平台的佣金。
以多多商家平西品玩完成的这单任务为例。商家每件衣服支付5元:刷平台佣金1元,刷手佣金2.5元,买空包1.5元(市场均价)。
“现在在拼多多刷单很便宜,一般不超过5元。”上述资深刷手告诉PingWest品玩,在刷手业务中,转战品多多已经成为“行业趋势”,“主要是因为简单、便宜、安全”。
拼多多的价格可以低至3元,甚至1.5元——都可以机器刷单,不用招刷手。
据媒体报道,2018年3月,浙江金华工商部门查处了一起涉案金额超过3.2亿元的“全国最大网络刷单案”。
据检查人员介绍,该涉案公司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成立了一个技术团队,并开发了一个智能刷机系统。
“相比真人,机器刷更容易被平台发现,但拼多多好像没人管,所以刷的成本一直很低。”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广东女装卖家张东强透露,拼多多最忌讳的就是用平台券。“比如一件商品标价50元,刷卡时可以从20元起套现券。这是平台不允许的。”
平西品玩逛了几十个o
便宜、安全,加上“零门槛”技术,拼多多刷榜已经成为商家的热门推广方式,也成为居家人士的职业选择。
不少商家声称已有近26万刷手入驻。“月入数万不是梦,躺着也能挣钱”;品客多()自称“良心养老平台”,在石城3354首页最下方,可谓是运营公司名称和ICP备案号。经查询均为真实信息。另一家刷单平台公开宣称为拼多多商家刷了800多万单。
“愿意刷单的商家活得很美,但是遵守平台规则的商家活不下去。”在官网的商家社区,甚至有商家贴出了同行账单的表格,称在后台举报过多次,但平台不予理睬。
“不买单就死”已经成为拼多多商圈里口耳相传的信条。郴州商人尹第一次在拼多多开店的时候,商家团给的建议是刷单。
尹的妻子负责刷卡,用的是同一部手机。拼多多APP的买家版和卖家版同时开放,自己卖货,自己刷单。
“只要平台想查,闭着眼睛都能查到。”尹说,他连续刷了三个月,最多的时候一天刷了200张,拼多多好像没有察觉。
据深圳电视台报道,湖南槟榔经营者李晓明展示了他与拼多多投资经营者陈某的微信聊天截图。
陈某教他如何提高店铺的知名度,对策是汇报活动。“前期可以适当刷一下基础和赞”。李问:“刷安全吗?”陈某:“画笔(必须)藏起来。我们这里也有商家的实用店铺,都要有自己的刷子刷,比较隐蔽。”
东强张也证实了自己是作为头部商家受邀到拼多多的。“当时拼多多商品排名的依据是销量。品多多小二跟我们说直接刷单就可以了。”
“我们大商家用自己的拼多多买家账号一次买500件。”张东强说道。开店两年来,他从没听说过有头部商家因为刷单被处罚。
在拼多多待了半年后,尹在拼多多账户上的32万元货款突然被拼多多冻结,还被通知以销售假冒服装罪处以600万元罚款。
尹说,他卖的衣服确实是从广州地摊上以极低的价格拿的,但半年多来,从未在拼多多毫无阻碍地上架过。该平台本可以检测到它们,但从未干预。“我卖的价格只有正品的十分之一,但半年多来,拼多多从来不管它们是不是正品,也不管账单”。
拼多多处理违规行为的主要手段是罚款和冻结货款。尹的“维权商团”有2000多人。同样的经历是,努力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因为各种违法原因被罚款。他们质疑拼多多在商品上线时没有拦截假货,纵容甚至鼓励刷单,源于同一个逻辑:——等到商家账户里的货款有了积累,再“把猪养肥了再杀”。
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部分判决书也显示,部分涉嫌售假的商家承认刷单,并指称刷单来自平台的鼓励。
比如崔女士销售的一件商品被鉴定为假货,拼多多处以该商品历史销售总额十倍的罚款。崔女士称,订单总额63847.70元中有一半以上是梦想公司(拼多多)为扩大网站影响力而订购的,实际销售金额为26641.70元。法院判令崔女士按照排除不真实交易后的金额支付违约金。
自3月13日公布2018年财报以来,拼多多的股价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下跌了30%。
2018年第四季度,拼多多的营销支出高达60.24亿元,但其总营收仅为56.539亿元,这意味着
其实拼多多真正的收入来源只是“线上”,主要由广告和罚款构成。2008年第四季度,拼多多线上收入1亿元。也就是说,拼多多在外面花了60亿做广告,商家在拼多多花了50亿做广告。这一单进出就是净亏损10亿。
而资本市场敏锐地察觉到了——的取货率,一个拼多多的指标。自2018年年中以来,拼多多的现金流率不断下降,第四季度低至2.76%。
所谓“变现率”,就是营业收入与GMV(交易额)的比值,是衡量电商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察指标。
一般来说,当一个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没有明显变化的时候,变现率应该是比较稳定的。当然,随着营销等活动的推广,商家的广告投放意愿会加强,变现率会明显上升。
所以低现金流率出现在第四季度是不寻常的。因为四季度有品多多周年庆、双11、双12三大促销,商家的广告投放意愿应该是最高的。
拼多多官方解释是商家补贴多。但36Kr 《智氪研究》引用匿名资本市场人士对大量商家的调查指出,拼多多并没有特别强势的新补贴政策。
正常情况下,广告需求会与GMV成正比。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现金流率异常低,可能是因为只有一张——的票据。
这也是拼多多刷单畅通无阻的原因。刷单的商家大多是低端商家。对于拼多多来说,虽然不能贡献广告收入,但通过刷单为平台贡献了GMV和交易服务收入,满足了拼多多对GMV增长的渴求。
2018年第四季度,拼多多GMV增速为73%,但交易服务收入增速仅为48.5%。2017年,交易服务收入增速与GMV基本持平。这让品多多的GMV更加存疑。
拼多多从不出版自己的《GMV》季刊。对比其他电商公司对GMV的季度披露和GMV相应的同比、环比增速,拼多多的GMV披露标准是“过去12个月GMV”。
36Kr高级分析师刘在文章《拼多多的数字游戏》中指出,通过这种滚动计算,可以放大增长率。“前期的高速增长可以尽量后移,其同比增速单季度会远高于GMV。”
即便如此,根据拼多多的“12个月GMV同比增长”,最新一个季度的增速比单个季度高出70%以上。2018年第四季度,拼多多连续进行了“周年庆”、“双11”、“双12”三大促销活动。与2017年相对较低的基数相比,GMV的同比增长也首次低于200%。
市场对拼多多的估值来源于其增长潜力。一旦增速放缓,市值就会回调。千方百计保持其GMV增长率,甚至让GMV注水,这就是拼多多刷机行业如此火爆,不断升级的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刷单成了平台、商家、刷单公司共享的大生意。
老虎Sniff.com曾在文章《拼多多原形毕露》中发表过一个分析,内容是审计人员实际上很难去查拼多多的GMV:“对于采用平台模式的电子商务,第三方卖家有通过刷单欺骗消费者的动机,平台也有通过刷单欺骗投资人的动机。就像学生要作弊,监考老师是老师,奖金和学生成绩挂钩,考场是'全封闭'的,外人无法'窥探'这样测试的结果值为零。”